|
《文化产业周刊》:过去的一年中,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政府部门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永章:我认为,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找准位置、明确方向,围绕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四个主要方面开展工作,要把不应该由政府管理的事情,坚决交给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去做。去年,本着突出重点、力求创新、转变职能、搞好服务的原则,我们着力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制定政策,抓好落实,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把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先后制定出台了近20个鼓励、引导、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去年上半年,我们编辑出版了《文化产业政策汇编(增订本)》,收集了国家和各地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112 份文件。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熟知政策、掌握政策、贯彻政策、运用政策,真正把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抓点带面,典型引路,引导培育市场主体健康成长。文化部曾于2004年命名了第一批42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示范基地对引导帮助各地文化企业开阔思路、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在制定出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我们又总结了一批在实践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国内文化企业和单位的先进经验,并在5月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了推广,同时文化部命名了第二批33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加大对示范基地的宣传力度,扩大示范基地的社会影响,在第二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还专门设置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展区,目前正在编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型宣传画册。去年下半年,还编辑出版了《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第二辑。
三是加强调控,合理布局,搭建文化产业交易平台。自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成功举办以来,各地申办文化产业博览会的情况越来越多。 我们认为,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由政府出面搭建几个平台是完全可以的,但博览会终究是市场的产物,应当按照经济规律运作,不宜过多过滥,互相冲击。为此,去年年初,文化部专门下发通知,对举办全国性文化产业博览会进行了统一协调与规划。强调除重点办好面向国际市场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外,按照国家的发展战略部署,再举办几个面向国内市场的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布局上拉开,在时间上错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