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音视频下载、彩铃、手机流媒体、IPTV、网络游戏等为代表的数字娱乐市场规模增势惊人,音像行业面临着转型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相关各方面的合作向深层次和实体化发展。作为2006音博会重点推出的“数字娱乐板块”的前奏,“迎接文化产品的数字时代”精英论坛日前在广州举办。
音博会组委办副主任王业群主持论坛,他在发言中说到,音博会作为本行业的品牌展会,时刻密切关注着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走向。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进程告诉我们,新载体和新传播方式客观上存在着的巨大市场潜力以及广阔的受众体,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
当然,重视数字化发展,丝毫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轻视和排斥传统载体与传统传播方式。嘉宾们在讨论中针对传统音乐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境遇,数字音乐的前景和弊端各抒己见。但无论是学者、评论家,还是业界人士,大家关心的焦点还是数字化给音像业尤其是唱片业所带来的新的盈利模式。
音像业者:数字化带来音乐分销方式的转变
华友飞乐总裁钟雄兵认为,音乐的数字化进程促进了音乐产品营销方式的转变 。占全国音像制品批销量70%份额的广东省,在数字化浪潮中面临着冲击。在各种不利环境因素影响下,传统音像门店大量关闭,此时,我们有必要探索零售终端如何以数字形式向千家万户销售节目内容,从而追求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孔雀廊文化公司总经理陈锦芳认为当今唱片行业的盈利模式应该是立足于原创,而其中演出和彩铃这两块目前带来的利润比较可观,但也不会因此放弃传统的唱片市场。为了把数字音乐市场做大、做好,我们应提倡资源共享、共同赢利、互相尊重,这样才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循环。
星文文化公司总经理黄广源认为,数字音乐的盛行,只是给传统音乐多了一个盈利和销售的平台,传统市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宣传途径。
营运商和服务提供商:建设富有成效的开放式传播平台
广东联通增值业务部总监吴强将手机定义为“第五媒体”,表示运营商将利用体验互动所带来的极大便利性,打造掌上文化生活方式。下一步,联通还将为手机电视、手机实时点播流媒体提供流畅的在线服务。他表示,联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欢迎来自内容提供商方面的合作;唱片公司 、音像公司有好的内容 ,运营商将支持这些内容在手机上的传播,达到双赢。
广东电信信息业务部副总经理胡文华认为,网络从窄带到宽带的进化,促进了用户数量的迅猛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客厅文化娱乐的进步,从“独乐乐”向“众乐乐”转化。即将广泛应用的IPTV具有个性化、交互性的特点,也将给文化产业以及音像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一新的模式所涉及的产业链非常复杂,希望与有关单位一起合作,在宽带数字化道路上走得更远。
津虹传媒公司董事总经理黄学斌认为,内容的传输需要一个庞大的储存仓库和交易平台。在内容提供商和消费者之间,通过什么纽带进行连接,这是一个很有必要加以重视的环节,其立足点应该是简便安全,以及具有最大赢利空间。
学者及评论界:以理性的眼光观察数字时代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江冰提出,广东可以说是新时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在数字时代抢占高地,前景喜人。技术的进步使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速度越来越快,对产业规划和行政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著名乐评人王小峰认为,现在都说数字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但是,在众多彩铃中,能真正创造价值的彩铃很少。真正赚钱的网络歌手在传统领域也非常流行,这说明传统的音乐唱片不能放弃。
香港乐评人何重立认为,消费者买的是音乐,介质只不过是购买音乐时的附带物,因此赢得市场的关键还是要做好音乐。
音博会:打造数字平台,促进行业合作
2006音博会“数字娱乐板块”由几方面内容组成,包括:设置独立的数字娱乐展区,为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商等企业机构提供展示平台;编制《数字娱乐版权内容目录》,在音博会期间向到会的客商派发,举办数字版权供需双方的交流研讨活动;在音博会金奖评奖活动中增加“国产原创网络音乐传播金奖”,对在该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和取得重要影响的企业与机构进行表彰。
2006-10-09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市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