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拍协”)发布了2016年全国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述评,对2016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 述评以北京保利、北京匡时、中国嘉德、杭州西泠、北京翰海等10家拍卖公司为样本。根据以往经验,10家样本公司成交额约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
述评显示,2016年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共举办403场专场拍卖,上拍64516件(套),成交47162件(套),成交率为73.10%,成交额为195.65亿元。与2015年相比,成交量保持稳定,成交额增长了16.23%,回升到2014年的水平。此次10家公司呈现16.23%的涨幅,主要是由于北京匡时在2016年度内的快速增长,成交额达到48.04亿元,较其上年翻一番;其他9家公司的成交额则与2015年基本持平。
2016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规模稳中有升。从各拍品门类上看,古代书画成为年度重头戏,带动中国书画市场整体增长;瓷玉珍玩、宫廷艺术、佛教艺术、紫砂茗具等有不同幅度增长; 当代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则延续了下滑态势。从拍品结构上看,“减量提质”为主要发展趋势,拍品均价、品质持续提升,高价拍品大幅度增加,亿元拍品达9件(套),与此同时,重要拍卖专场也出现了品牌化的趋势, 像北京保利“中国书画夜场”系列、中国嘉德“大观夜场”系列、北京匡时“澄道”系列等拍卖专场颇受市场欢迎。 从行业建设上看,文物拍卖管理、象牙文物拍卖、进口关税等法规政策取得重要突破,且拍卖业态的良性构建、产业融合、资本战略等也取得新进展。
“2016年,市场对高端拍品的关注更加集中,资本与艺术市场的碰撞、跨界结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网络拍卖对拍卖市场宽度与广度的渗透更加深入。 同时,中国书画以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背景的作品占据市场主流的格局,和明星拍卖企业、品牌拍卖专场闪耀市场的格局没有改变。”中拍协副秘书长欧树英说。
2017-02-21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