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文物公司2014年秋季竞买会将于2014年11月13至15日在天津迎宾馆6号楼举行,13-14日预展,15号竞买。本次竞买会共推出中国书画、 瓷器、玉器、杂项拍品800余件, 佳作众多,精彩纷呈。现择要选介部分作品以飨广大文物爱好者。
书画部分依然为喜欢扇画艺术的买家精心准备了一个小专场, 由百余件成扇、 扇面及扇股组成,名家荟萃。 齐白石《群虾》扇面(图1)作于1935年, 是为白石老人衰年变法之后,其画虾技法逐步完善。 此高头大扇、 鸿篇巨制者实属罕有;吴湖帆《松溪飞瀑》扇面(图2)为画家早期作品,款识虽已用米芾笔法,但瘦金体的风格还杂糅其间,背面书伊立勋晚年所作《武都太守耿伯玮碑》,结体高古,波磔飞动,笔力遒稳,庄严端丽;刘奎龄《四平山图》成扇(图3)为画家少见的人物题材作品,更是其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舞台戏剧人物画, 弥足珍贵,此件作品曾在天津博物馆“吉光焕彩”刘奎龄特展中展出,并出版于同名图录,值得宝藏;
书画作品同样佳作迭现。 蓝瑛8开《山水》 册页(图4)笔法老辣, 意境悠远,原为日本明治时期大企业家今井卓堂旧藏, 自20世纪70年代始寄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作品附木盒,内有日本著名汉学家、 书画家富冈铁斋于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所书长题;顾殷《听松观泉》立轴(图5)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未具年款,当为画家精心之作。图中所绘山水苍润松秀, 云峦、 飞流的勾勒别有超然世外的色彩, 画家通过这种如常的山水面目来反衬画中人物的落寞与萧索,展现其作为明遗民的特有心境。陈少梅《柳荫高士》四条屏(图6)摹拟宋元笔法绘制历史上的著名文人,画面清逸淡雅,寓柔秀于阳刚, 体现画家对古代绘画技巧的热爱,表达出其对既能做到“文以载道”、又可实现“经世致用”的先贤的尊崇:
瓷器部分以明清官窑、 民国细路粉彩为主,辅以民窑佳作,看点颇多。官窑美器量多质精,尤以宣德和雍乾两朝制品最为夺目。明宣德霁蓝釉暗刻云龙纹盘(图7),外施霁蓝釉,釉色鲜亮夺目,内心锥拱三朵如意头云纹呈“品”字形排列,内壁模印两条同向赶珠龙, 品级甚高,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有相同之作;清雍正青花瓜果纹瓜棱罐(图8),器形饱满,釉面青润,青花发色淡雅,高约11公分,比传世多见高9公分左右的同类器略大,数量甚少;清雍正青花内结带宝杵纹外梵文盘(图9),胎洁釉净,蓝白互映,雅饬非常,系雍正朝仿明成化青花盘并加以创新之作。
玉器方面,清乾隆白玉雕太狮少狮(图10),玉质温润, 细碾精琢, 圆雕一大一小双狮追逐绣球,灵动活泼。线条遒劲,刚柔相济,刀工犀利,一气呵成,尽显“乾隆工”精美绝伦的艺术魅力; 清乾隆白玉雕花卉纹牌,质地光洁,包浆肥润,玉色纯白,如膏似脂,器形规整有度。正面雕琢花卉纹,高贵清雅, 沁人心脾,背面琢阳文篆书“西江宝壑”,刚劲有力,入木三分。清白玉沁色雕福至心灵纹珮(图11),器形浑圆厚实,透雕一大一小两只菱角,表面隐起,菱角卷曲,菱上各饰一蝙蝠和一蝉,构图巧妙,写实逼真, 为同题材精美之作;清白玉雕年年有余纹瓶(图12),质地油润细腻,玉色纯美,包浆自然,抛光精细,刻工流畅。
杂项方面仍旧分为金铜佛像和文房清玩两个小专场, 其中佛像专场作为天津文物往届传统主打项目,此次再度推出80余尊不同时期、地域、风格特点的铜佛,蔚为大观。15世纪汉藏风格释迦牟尼(图13),尺寸高大,品相完美,工艺朴素大方,雄浑有力,是山西佛像的风格,较为罕见。15世纪狮吼观音(图14),造型端庄,做工精美,线条流畅,流传有序,属明代汉传佛教造像中的佳作;17世纪西藏风格黄财神(图15),工艺精湛,包浆圆润,是近年来少见的同类造像中的精品,无论从造型上还是细节上看,均可称得上十全十美、无可挑剔。
清玩部分中有一个由30只样式各异的铜炉组成的小专场,其中明铜台几炉(图16)体形优美, 线条婉转,置于文房案头极富高贵雅致之气,是一件少有的铜炉精品。
2014-11-10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物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