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博览-演出动  
                  《1699·桃花扇》:金粉消亡的感伤  
                           
 

  相信许多人对拥有中国“百戏之师”美誉的昆剧并不陌生 ,它那清俊的曲调、优雅的文词 、细腻的做工征服了众多观众的心 ,宛如一首抒情诗 ,留给人们悠长的回味 。11月16-17日天津中华剧院即将上演昆剧年度大戏《1699桃花扇》,必将使这回味绵延不绝。这是由天津市文化局、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今晚传媒集团、天津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华夏神韵——第三届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的又一出好戏。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昆剧经典剧目之一,它写成于公元1699年,即康熙38年。此时正值盛世,但明亡的悲痛仍深深镌刻在汉族士人的记忆中,《桃花扇》便是对那段亡国历史的回望。它以明末名士候方域和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回望了明朝灭亡的悲壮历史。其中有秦淮笙歌、淮扬战火;奸臣祸患、壮士殉国,儿女情与家国恨交织,艺术性与历史感并存,是一部杰出的历史剧。
  《桃花扇》所包含的社会历史内容远比人们所熟知的《牡丹亭》更为丰富,情感也更为深沉厚重。二剧同以伤感为基调,但《牡丹亭》只为情伤,《桃花扇》的伤感,则是为南都的金粉消亡,是繁华旧梦的破灭,是心灵家园的倾颓,是文化血脉的断裂。而昆曲那柔曼的旋律,正是这种伤感的最好载体。
  《1699桃花扇》是对《桃花扇》的一次崭新呈现。此剧将原有的44出浓缩为6出 ,由著名话剧导演田沁鑫率中韩日艺术精英,用现代化的舞台设计和戏剧理念倾力打造,由江苏省昆剧院一批平均年龄为十八岁的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名师指导,唱做俱佳,必将会把昆曲的艺术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
  《1699桃花扇》毫不吝啬地在舞台上再造那“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的南都盛境。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被破天荒以舞台布景的形式全景亮相,当代刺绣皇后姚建萍亲手绣出的主角戏服、昆曲大师俞振飞题写的折扇、名师祖传的头饰、明代家具,共同造就了整个舞台精致的奢靡。在这样的场景中,也许当笛韵清扬、纤歌流转 、水袖缠绵的时刻你会沉醉、会迷失 ,但最终这所有的一切会被欸乃的桨声和青山绿水所取代,昔日的繁华空余今日的伤感。你会明白,《1699桃花扇》其实就是一场怀旧,就是一次对历史深入到骨髓的体验。
                                       2007-10-18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局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