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物和深刻内涵

 

  天津著名小说家林希先生是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他创作的小说,其中的故事发生地,多以天津为背景。这些小说人物生动尽显,故事跌宕起伏,透着浓郁的天津地域特色。在文艺界,人们将林希先生的小说称之为津味小说。这回老先生亲自操刀,把自己的两篇小说《相士无非子》和《高买》改编成一部非常好看的话剧《相士无非子》,同样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风格,赢得了天津观众的喜爱和喝彩。这是津味话剧在天津舞台上的再一次高调亮相和完美展示,充分显示了林希先生讲述天津风格和味道的故事之能力。
  《相士无非子》讲述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却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民国初年,一个乱世。相士无非子以算命起家,名震八方,享誉整个天津卫。他为窃国大盗袁世凯算命,为来来往往的各路军阀算命,为高买(义贼)陈三算命,以精准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并在各方势力中周旋。他充分利用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来显示他自己的智慧和机敏。他苟活在一个乱世,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敏,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他在各种人物之间游走,充分利用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化解自身和百姓们的危机。生逢那样一种乱世,无非子敏锐地洞察到国运的衰微和败亡,尽管自己本身危机四伏,但是,当看到国宝绿天鸡壶将落入他人之手,需要他挺身而出时,他却不顾危险,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相术离间、拆解各路大人物对绿天鸡壶的觊觎。身处下层的无非子心忧天下。他和同样处于下层的小人物陈三爱国护宝,让各路军阀和混混以及各种恶势力人物纷纷殒命,演绎出了一出爱国护宝的传奇故事。
  乱世中祸害百姓的大人物让人憎恨,小人物的命运却让人陷入深深思索。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在悲剧中结束。对于居中人物,观众不仅是关注,那种独特的人物命运和生活道路,同样在他们的心灵中引起了一种震撼。
  《相士无非子》最大的看点,不独在于上述几点,更在于其浓郁的传奇色彩和地域文化色彩。全剧以袁世凯窃得民国大总统职位,当政后欲实施新政为背景,无非子给高买陈三、袁世凯和袁太保、荣军长等人看相算命为情节线,并以国宝绿天鸡壶贯穿全剧,充分展开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刻画。
  相术和绿天鸡壶,增强了整部戏剧的故事性和传奇色彩。人和物结合在一起写,是《相士无非子》讲述故事的典型手法和结构原则。在人的故事中突出并强调物,在物的流转中描写和塑造人。
  对于讲述天津味道、天津风格、天津人文、天津历史和天津人物的故事,林希先生可谓信手拈来。尽管如此,林希先生仍然竭尽心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和导演一起打磨该剧,精心修改了五稿。导演王延松是一个既执著于非常浓郁的传统导演风格, 又敢于以新锐、招数多、 创意多而大胆在舞台上挥洒自己才华和智慧的导演;在传统和新锐之间,王卫中同样是一个可圈可点的设计师。
  对比手法在该剧中的使用十分明显:小人物身份的贱和节操的高,与众多大人物身份的高节操的贱,形成了鲜明对照。
  此外,每一个细小的场景和情节,都显示出处处有包袱,处处有笑声,以戏剧内在和外在的张力吸引住观众。人物之间的对话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内在的冲突,潜台词十分丰富,耐人寻味和琢磨。林希先生在这个戏中特别为观众展示了一部作品语言的张力、语言的韵味,甚至可以说,对这部作品而言,语言本身就是性格。因为每一个角色都有戏, 每一句台词中和对话中都包含着性格、 情感,而且是天津人特有的表达方式,由此营造出天津特有的那种“俗世”的文化氛围。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个戏的内容说到底其实就是老天津。
  如果一个戏的外在形式仅仅只是张牙舞爪,缺乏内在的东西,那么形式可能仅仅只是外贴的。因此,所有资源的调整搭配,都要为这个戏服务。要真正反映出这个戏的舞台空间特点、以及与影视剧的真正区别所在。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解读时代,解读文本,解读语言的特点。
  在这个戏中,老天津的文化、文明,舞台设计的样式,音响、节奏、风格,力求成为一个浑然整体。
  戏剧创作有一句著名的经典之言: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展示人物独特的生活道路和生活命运,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这是戏剧的本质,也是其所以能够吸引观众的根本所在。《相士无非子》正是沿着这条道路生动真实地描写、刻画、表现人物性格。从生动的人物性格和情节中,展现广阔的社会内容,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将人物本身所具有的传奇色彩发挥到一个极致。
  从人物来说,无论是相士无非子,还是义贼陈三,亦或宋四妹,他们本身都处于社会底层,为生活奔波劳碌,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他们的命运常常不能自我掌握,但是,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却具有高尚的胸怀和品德,具有热血奔涌的正义感。在竭力自保的同时,这些人物也尽自己的一己之力,充分表现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爱国情怀。社会底层的身份、命运,和人物自身情怀、品德的高大,在这里具有很大的对比性,凸显出人物人性的崇高。
  无非子以自己的相术绝技,赢得袁世凯、袁太保、荣军长、哈哈王爷等人的信任,在这些人物之间巧妙周旋,并将这些自以为是、唯我独尊、自高自大的所谓上层人物,一个一个送入了“窘境”,让他们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这是无非子的机敏和聪明,也是其性格和品德使然;义贼陈三同样也是以其神偷绝技,在不可一世的窃国大盗袁世凯面前一展身手,偷得袁世凯的金怀表,让自己绝处逢生,从生死边沿捡回了性命。此后,眼看绿天鸡壶又将流入外人之手,还是这个陈三,在无非子的指点之下,发挥自己的神偷绝技,将绿天鸡壶偷回。这些生动、精彩、传神,具有浓郁传奇色彩的情节,在《相士无非子》一剧中,作者写来游刃有余,似是信手拈来,却充满了匠心,对典型环境中人物性格的典型性把握得十分准确,也正是在这些生动的情节中,人物个性的鲜明、生动以及整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饱满酣畅。
  如果仅仅只是一个好看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对一个剧本而言,依然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剧本,关键在于整个故事中的人物必须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 能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那些人物所具有的 “熟悉的陌生人”这样一种特性。这样的故事,才能感动观众,让他们念念难忘,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对此,《相士无非子》也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一言以蔽之:“小人物带着打故事”。何谓小人物带着大故事呢?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厚重与生动,并非仅仅只是形象和性格本身, 应该也必须是带着广阔的社会内涵, 能够通过形象和性格,展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历史,人文,民俗风情,能够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本质,基于此,人物才可谓“带着大故事”。在《相士无非子》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正是如此。在这些人物的身后,袁世凯窃国当政, 复辟帝制,军阀混战,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黑白当道,民不聊生,等等,这些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通过剧中的小人物所叙述的故事,以及他们悲苦的命运,清晰地呈现在舞台上,演绎出一曲小人物的命运交响曲。
  人物、故事、传奇、民俗风情、地域文化,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和独特的命运,以及人物身后所附带的广阔社会生活内容,共同构成了《相士无非子》的观赏性。
  张文明为副导演,张伟明为灯光设计,王湧为音响设计,李景景为场记,剧务张星辉。主要演员有扮演相士无非子的著名演员王继世、扮演宋四妹的张艳秋、扮演袁世凯的黄福良,扮演陈三的王焕鑫,扮演袁太保的张文明,扮演哈哈王爷的栾敏,扮演十八爷的著名演员刘景范,扮演铁公子的A 、B角 李智、彭国斌,扮演《庸报》主笔刘洞门的张丛晓,扮演鬼谷生的刘纪铭,扮演荣军长的李建鹏,扮演喜鹊的王晓腾,其他则集中了人艺非常优秀的青年演员,共同组成一个强大的演出阵容。
  天津的故事、天津的人物、天津的历史、天津的韵味、天津的精神、天津的人文。有文化、有内涵、有韵味,能够反应时代风貌, 《相士无非子》这台压轴津味大戏, 将会成为天津人艺的有一个保留大戏,一个很有竞争力的大戏,并将会赢得天津观众的喝彩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