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著小说《相士无非子》和《高买》写作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30年时间筛选,至今依然被一些读者喜爱。作为小说作者,于此甚感欣慰。
说来也怪,30年时间,这两部小说中的文学形象,竟然在我心中越来越鲜活。他们不仅生活在我的文学作品中,更实实在在地生存在我的生命空间里。甚至有时致我发生错觉,似是我真有这么几个朋友,每天和我嘁嘁嚓嚓,喜笑怒骂,大家一起、有时夹着尾巴、有时翘着尾巴做人,混得很是哥们儿。
这许多年间, 我总想请这几位朋友走出我的文学幻觉, 赋于他们有血有肉的生命,请他们和我一起走进社会人生,以他们和我共同的生命感悟,去关照我们现实的生存状态。
政治清明,舞文弄墨,几十年时间,或诗,或小说散文,也得过几次奖,最终还是因文思落伍而被淡出文坛。偏我这人不甘寂寞。厚颜无耻忽发奇想,何不趁此宽松历史时期,陈仓暗度,将我几个朋友推上话剧舞台,请世人看看我曾经有过一些什么样的朋友,又曾经介入过怎样的市井人生。最最重要,我想让年轻朋友们看看他们的上一辈人经历过怎样的磨难,做一个历史横断切片,请年轻朋友知道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又该如何走进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说着说着,来“劲儿”了,其实我是一个没有使命感的边缘人物,自称天津老儿。我公开扬言,小说要好看,而戏,更要看着是一出戏,小说也罢,剧本也罢,应以自娱娱人为本分。我既然写了一部戏,就想奉献给大家一台好看的戏。这年头有几个富裕小钱不容易,人家花钱买票,大老远的跑来看你的戏,最后弄一肚子气回去,你说,我的老脸往哪儿“搁”?
话剧《相士无非子》,取材于我的两部小说,但剧本比小说丰富,故事也较两部小说好玩,我将话剧《相士无非子》看做是原创剧本,署名也为编剧,而不是改编。
编剧也罢,改编也罢,反正咱没“掠”他人的作品。
嘿,“得瑟”了。
如是,也算是编剧的话,请大家看戏,别忘了关闭手机。 |